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kikirita/1537029971-2709311251.jpg)
在7-11看到了career雜誌介紹著魏德聖與海角七號。在這部超高票房與人氣,並且形成一騙海角旋風與看國片風潮的電影背後,你看到了什麼?
- 國片的興起與在地性文化的翻身
- 流行文化的週期
- 夢想背後的故事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kikirita/1537029971-2709311251.jpg&width=425&height=319)
你有沒有想過,小人物也有翻身的一天?在魏德聖用夢想與堅持的心拍出的海角七號的同時,也讓這股力量延伸到作品中。阿嘉與樂團們在內心掙扎與爭吵中仍不懈怠,才能達到萬人歡騰的演唱會暖場;友子多年仍等待那句愛情誓言。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海角七號,那股堅強與等待,那股燃燒般的熱情,只要有夢,就有機會為自己寫下一頁嶄新與美麗的一頁。我的夢,仍在燃燒,但期使不要讓最難能可貴的夢想與堅持澆熄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kikirita/1537029973-1802577032.jpg&width=425&height=283)
看到了海角七號,就像看到了2007年的超級星光大道。去年選秀節目的瘋狂,以及星光現象的熱潮,2008年是屬於海角七號。這就是流行文化的週期,究竟會燃燒到何時不知道,但這股力量的確是不容小覷的。文化是跨國界的,如同日劇韓劇跨海形成旋風,也因此這股現象不僅是台灣的,更是全世界的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kikirita/1537029975-2047104664.jpg&width=425&height=330)
其實看到了海角七號現象,身為傳播人的感動與使命似乎又興起了。跟電影無關,我卻看到了國片的興起,以及在地性小人物的受重視。在西方帝國主義與日韓文化侵襲下,國片還能擁有一片天地,甚至形成一股勢力與傳奇,真的很難得。早在去年台片發春活動時,練習曲、六號出口、刺青等國片就讓沉寂已久的國片市場注入了一股新血,最遙遠的距離隔海的榮耀,海角七號到達巔峰,不管電影是否如同網友般傳言極佳作品,從社會文化與經濟發展的角度層面來看,這都是一值得歡慶的事件。除此之外,社會上的甘草人物,也因為電影而被關注。被遺忘的鄉下、只是賣小雜貨的老闆娘、郵差、警察,甚至是被遺忘的老人與音樂,都因為海角七號而重新活絡起來。你有多久沒有看看生活週遭的人了?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kikirita/1537029976-3557663193.jpg&width=425&height=319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hoto.atmovies.com.tw/movie/photo/picx/e/picx_fetw4123456701.jpg&width=425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kikirita/1537029978-1644675637.jpg&width=425&height=282)